首页

成果介绍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数量占比超90%,其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起着重要作用。高职学生在中小企业就业率达70%,但普遍存在扎根不牢、技艺不精、革新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为解决我校装备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中小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要求不符的问题,2010年团队立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联合湖北省中华职教社、湖北省工商联和省域中小企业,基于“寓教于项目,寓练于生产”的内涵宗旨,提出了小企业·大师傅的育人理念,2013年逐步形成了定向中小企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8年实践检验,实现了人才供给侧和产业侧的精准对接,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突破。

“小企业·大师傅”育人理念:面向中小企业,培养具备“大匠心、多面手、善技改”特质的大师傅。研制出“中小企业工匠综合能力标准”。

中小企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省域中小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修匠心、练匠技、育匠才”为抓手,围绕职业素养,构建“初心教育→信心教育→匠心教育”的“三年三心”素质养成体系;围绕职业技能,构建“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的“实战工坊”技能训练体系;围绕创新能力,构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的“发明课堂”创新培育体系;对标企业岗位需求,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十年来,实现人才培养的六大转变学生从“眼高手低”向“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熟练掌握微技能”转变;教学从“照本宣科”向“问题导向+团队探究+实践创新”转变;教材从“传统课本”向“活页式工作手册+教学微资源库+课堂揭榜标书”转变;课堂从“传统教室”向“素质讲堂+实战工坊+发明课堂”转变;评价从“以考为主”向“素质+技能+创新”综合评价转变;教师从“教书匠”向“成长引领者、技能陪练者、创新激励者”转变。

建成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全国优秀教材各1项、国家规划教材20部,培养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6人;学生获“挑战杯、互联网+”全国总决赛1特2银1铜、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38项。攻关中小企业“卡脖子”技术283项,合作开发产品171项,输送近5万优秀毕业生,其中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国家和省级技术能手36人。

该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乐业·精技·勇创”中小企业工匠,探索出一条服务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成功路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了团队教学改革实践130余次,获得国家、省部级领导高度肯定。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6号

(430065) 电话:027-88756000

Email:whjzy@whtcc.edu.cn

版权所有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